一个中年父亲的寻校记
写在前面
第一次见JASON是在一年前的某次聚会上,大家聊到孩子的教育,我听他激动地讲到女儿的择校波折,也得知孩子已从公办学校转入N校就读。
后来,有几次朋友想托我们找N校的家长侧面打听学校的情况,我问起JASON能否帮忙时,他都非常愉快地答应了。我心想,这应该是一位对孩子教育上心,也乐于分享和助人的父亲。
我尝试发出采访邀约,他答应得很爽快。这一次,我看到跟上次见面不一样的JASON。
嘉宾介绍
JASON
资深VC投资人,MR应用行业创业者,为职业教育、职业培训提供虚拟仿真实训课程产品。
女儿小章鱼,现就读于珠三角某知名IB国际学校G9,专业方向为视觉艺术,爱好绘画、游泳。曾获得Scholarship Cup(学者杯)等校际比赛优秀名次。
他不再为之前孩子学业上和择校上的各种波折而义愤填膺了。相反,他对我说,自己就是在公办学校一路升上211大学的,也是这种办学模式的得益者。
在他看来,是因为时代变了,互联网一代成长起来的孩子对教育提出了更高的需求,所以作为家长去苛责学校是不对的,“而是要清晰家庭在教育中的角色责任和边界,可能这样做更合理。”
△ 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
我很奇怪为什么仅仅一年时间,JASON会发生这么大的理解上的转变?然后,他的回答更加引发我深思:
“是孩子让我产生的转变,这个时代的孩子跟我们太不一样了,他们能快速地共情别人,对物质的追求不明显,能够更好地理解文化差异,愿意为未来变得更好去努力。可能,他们真的是国力提升后真正有全球胜任力的那一代人吧。”
下面的内容是JASON为孩子转学前后的心路记录,我们称之为一个中年父亲的寻校记。
(以下为第一人称叙述)
原来“不安分”是会遗传的
我一直不愿意相信,原来父母的那些不安分的性格,真的会遗传给孩子。
人到中年的我,其实从小就是一个不“安分”的、老师眼中问题最多的孩子。问题指的是两种:一是调皮捣蛋,二是“稀奇古怪”的问题。
高中的时候,我的物理老师是一位姓林名由延的老先生,背后我们都称他“淋油盐”,“不安分”的我整天都想挑战他。
于是,某一天中午,我在看完几本科幻小说之后,信心满满地带着期待去问了他一个“傻”问题:“老师,物体运动速度如果超过光速会怎样?”
△在理论上,物体运动速度超过光速就会使时间倒流,但实际上物体运动速度不会超过光速。
当时的林老师正在教师办公室就着一杯茶一支烟吞云吐雾。听到问题后瞥了我一眼:“物体怎么可能超过光速,胡扯!自己看物理书去!”
结果,高二文理分科的时候,带着初中物理竞赛全市二等奖荣誉的我,令人费解地选择了文科。 我后来才意识到,对于当时的我来说,答案并不重要,重要的是老师对待疑问的态度。
时光荏苒,20多年过去了,我的“小章鱼”也长大了。她也开始问一些很“奇怪”的问题的时候,我不得不承认,女儿就是我当年的翻版,那些“不安分”的基因,就在她的血液里。
△古灵精怪的“小章鱼”
每次,我都会停下手头的事情,认真地看着她的眼睛,耐心地听完她的问题,说“这个问题很好”;再小心翼翼的求证之后,才告诉她答案;最后,还不忘说“我说的未必是标准答案的,你也可以自己去查”。
直到有一天,“小章鱼”放学回来郁闷地告诉我:“班主任说只有一个正确答案”。当我看到她翻开的是一道语文的开放题目的时候,那种内心的无奈简直就是我儿时记忆的翻版。
我尝试用比较温和的方式回答她:“这是考试的答案,所以只能有一个,不然老师无法评分。”貌似一个很合理的解释,可是,我心知肚明的是,这不是孩子想要的答复。
那些被焦虑折磨的日日夜夜
“小章鱼”到三年级的时候,我终于加入了折腾大军:我把她送去了×××培优。然后,整整三年,我一天不落地陪她刷题上课,寒暑假还要抽两周上白天的课(天知道我是怎么熬过来的)。
我把自己置身于一个学习者的角色,旁听做笔记,对于这种同步学习,供“小章鱼”可随时问询的做法,我笑称是私人定制版的“人工智能复习机”。
有时候我也会抱怨,特别是那些需要从外地赶回来陪“小章鱼”的晚上:“你看我花了多少时间陪你,要知道你老爸的时薪可是吧啦吧啦”。
但是,不合理的模式总有崩溃的一天。
在她五年级的某天,面对连续三年的初级班无法晋级的结果,我彻底愤怒了,在辅导班的现场大发雷霆。
事后想起来,现场“小章鱼”那小心翼翼地接近怒火中烧的我的神情,真让我心疼,也让我下定决心离开这种劳心劳力的竞赛。
不甘心的我转身又给她报了一对一的辅导班,700元两个小时。结果一个学期下来,效果一般。
我只能苦笑着安慰自己:她爸初中英语考20分,大学还能考上一本的外语系,“小章鱼”可能是还没到时候吧。
再后来,听说家附近某中学有个对口的补习班,心想着再试一下吧,说不定这种模式更好呢。
开始貌似成绩还好,但也慢慢呈现出后劲乏力的现象,然后,孩子的课堂评分也由5分、4分,逐渐下降到3分,后面还会跟着一行老师的评语:“上课问题多,说小话”。我去找老师了解情况,得到的答案永远是不够“乖”。
一家三口一波三折的寻校记
所有对抗的结果总会趋向突破,我们终于下定了决心,给“小章鱼”换另一种学习模式。
于是,我们开始研究国际学校的方方面面,从课程体系到学校规模,从课程编排到教育理念。在那段时间里,A LEVEL,IB,AP,双语,身份,绿卡...简直就成了我们家饭桌上每日话题。
我们也短时间从一个不知道国际学校门从哪开的小白,变成了半桶水的“砖家”。但是,纸上得来终觉浅,学校考察要躬行。我们决定,开启带娃探校之旅。
△ JASON一家合影
首先考虑的就是鼎鼎大名的“某某碧校”。原因很简单,同学的囡囡就在这所学校读G7,曾经和我家“小章鱼”见过一面,那种侃侃而谈和落落大方的气质,再加上对学校生活生动的描述,让我们心动不已。
关键是,那个小姑娘身上由内而外的散发出的自信和友善,简直就像自带光芒一样,把小家伙吸引住了。于是我们就努力的再去报了一个短期的鸡血班,以备临时抱佛脚之用。
△ 阳光开朗的“小章鱼”
在一番猛操作之后,我们理所当然觉得已经准备好了,于是就满(niu)怀(bi)信(hong)心(hong)的去考试了。但是,理想很丰满,现实却是残酷的:在与包括各种国际学校在校生竞争中,面对6选1的录取比例,我们完败了。
收到消息的那天是周五晚上,我正在深圳办公室出来准备回广州,接完老师的电话,当时的我心情沮丧到甚至忘记了吃饭。但是没忘记打一通电话让孩子妈安慰一下“小章鱼”。
当听说小家伙哭得很伤心的时候,我在心里默默地对“小章鱼”说:这,就是成长的代价啊! 汗水流了,眼泪流了,剩下该做的,唯有砥砺前行。
于是,我们又开始了学校考察的马拉松,看学校展,然后实地探校。探校的时候,我在大学宿舍里刷《FRIENDS》练到的口语能力也派上了用场,每到一个学校,我都会用心地跟校长细聊,了解学校的教育理念,课程设计,师资情况。
回到家后,我和老婆大人还有“小章鱼”再对学校一一进行比较,最后选定了两个重点一级目标和两个二级目标。
Sui老师的一句话让我们情定N校
终于,到了去N校上战场这一天。
现场发现学校说明会就分开了五六场,全天排满,家长和孩子面试也是上午下午都有。小家伙倒是不怕生,一溜烟的跑去参加学校为学生准备的高尔夫球体验课,我们则去听校长的介绍会。
当听说这学校在全球有56所分校,中国现有和即将开的有14所,上海分校3年便招满,且每年限于规模无法开新班,以至于插班的孩子只能通过5选1甚至更高的淘汰率进来的时候,我和孩子妈心有余悸的对望了一眼。
于是两人事不宜迟地做好分工,一个拍照,一个搜索资料印证信息,尽量多了解信息,以便尽快决策。
然后,N校的语文体验课颠覆了我们夫妻俩的认知:原来,课堂是可以让每位学生都参与的,学生是可以和老师互动的,答案是没有标准的,主动问问题是被鼓励的...而讲课的逻辑和程序,又始终把控在老师手里,形式活泼但又不杂乱。
我们被这个千里迢迢从新加坡飞过来在该校任教的SUI老师打动了,在步出教室那刻,我们就下定决心:只要有offer,就马上交定金留下来。
用心的准备让结果终于不负众望,“小章鱼”被N校录取了。看着我们兜兜转转花了那么多精力汗水才换来的一份offer letter,我心里想着的却是,Sui老师对“小章鱼”说的那句让我寻找了20年的话:“你这个问题问的很好”。
写在最后
“小章鱼”顺利入读N校已经三年了,听JASON说,进入9年级的“小章鱼”已经在专业艺术生的道路上稳步向前了。
闲睱时,他会跟“小章鱼”聊人生。例如,聊他自己为什么会从投资人转向创业,因为有一份想要所在行业变得更好的初心。
JASON说,在N校的几年时光里,“小章鱼”的视野拓宽了,理解力也飞速提升,并且有非常确定的梦想,就是用艺术来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好。
“‘小章鱼’有很明显的对专业追求的执着,这种执着还打动了她的意大利籍艺术老师,认为她很有艺术天赋,主动跟我提出要亲自带这个学生。”JASON谈到这里的时候,眼神里有那种为“小章鱼”自豪的闪亮。
“我要为她未来的更大的可能性提供更多的支持。”在JASON看来,孩子只要去对了适合她的学校环境,就会有很显的变化,而父母能做的,就是尽可能地提供支持。
于是,他在学校不远的某楼盘购置了别墅自住之余,也打算将其中的一处打造成孩子创作的画室。
他还说,“小章鱼”最近还跟他聊到了科技和艺术结合的创造力。这跟他所从事的行业有很大的关联,“她经常给我的工作提意见,我也很愿意跟她聊我的工作,我们现在更像是朋友。”
在他惊叹于孩子的理解力和共情力的同时,还向我这样表示:“我们能从孩子身上学到的,往往被低估了。”
在择校信息洪流中,如何分辨真实性?湾区探校团深度专访校长、老师,在校家长和学生,尽可能展示最真实的教育现场。陷入两难之选,需要专业的帮助?扫码填写择校规划自测表,我们将根据您的需求提供匹配的解决方案。
“湾区探校团”帮助你获取更全面的学校信息,用真实的例子,传递最实用的经验。助力孩子成长的每一步。